甘肃怡欣心理咨询中心

 用心灵呼唤心灵 用爱心激发爱心

心理咨询师考试

关于5.12地震对陇南灾区群众心理 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5.12地震对陇南灾区群众心理

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


1.研究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具有巨大破坏性的地震灾害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的经济损失,而且表现在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尤其重要的是它能给人的心理带来强烈和显著的影响,特别是身临其境的受灾者。

由于大地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非重复性,使得个人在一生中很难重复体验强烈地震发生时引发的心理反应。灾害对人们的强大心理刺激及人们对这种刺激的反应,一方面使人们无法依据正常生活条件下积累的经验对震灾引发的心理变化迅速加以调整,以适应震灾突发后的环境条件,因而造成众多人发生异于常时的心理、行为变化。另一方面,因为面临地震时人们的应激反应、需求倾向、心理情绪、生理反应、适应能力、认知过程、交往心理、行为反应等心理机制发生变化,使它也明显表现出与正常生活条件下人们心理、行为表现的不同特征。在灾变突发的异常环境下,如果不能依据地震灾害心理的固有特征加以救助,很可能使其发展或影响救灾活动的开展,加剧社会无序和混乱程度,成为扩大灾害损失的消极社会因素。

目前我国对地震灾害心理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长期以来,我们对地震灾害的预测预报,防灾减灾、灾时救助研究和关注较多,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是相比较而言,对于灾害心理的研究还没有被人们所完全认识。首先,对于灾害心理的研究尚处于具体方法的研讨阶段,而系统的对灾害心理解析并提出施救措施的研究尚属空白。为了了解重大灾难事件对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初步对陇南受灾地区的群众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对地震灾害心理研究与应对提供一个简单初步的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地震13天后于5月25日起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我们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通过入户调查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都、文县、碧口进行综合调查,累计发放问卷240份问卷,有效问卷203份。

2.1对象:以陇南灾区受灾群众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访谈和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回收问卷230份,剔除无效问卷27份,得有效问卷203份。 样本构成如下:按与震中远近分,武都64人,文县39人,碧口100人;按性别分,男性105人,女性91人,7人未注明性别;按职业分,教师68人,学生87人,公务员及国家干部11人,警察3人,其他职业33人,1人未注明职业。

2.2 工具:本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被试根据自己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按1~ 5 评分, 分析指标为9 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2.3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测试过程中统一指导语,对于因文化水平低,不能自填量表者,主试逐条宣读,征得意见后代其填写。测试结果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分析。


3.陇南地区群众心理健康的影响

3.1 陇南灾区群众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将陇南灾区群众与全国常模做比较,结果显示陇南灾区群众在Scl-90测试中9个项目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在统计学水平上均达到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陇南灾区群众与全国常模的比较(x±s)

因子

陇南灾区样本

常模

t

p

躯体化

1.68±0.67

1.37±0.48

7.325

<0.01

强迫症状

2.07±0.81

1.62±0.58

6.700

<0.01

人际敏感

1.80±0.75

1.65±0.61

0.769

<0.05

抑郁

1.90±0.74

1.57±0.59

6.629

<0.01

焦虑

2.01±0.81

1.39±0.43

10.291

<0.01

敌对

1.78±0.72

1.46±0.55

5.577

<0.01

恐怖

1.65±0.70

1.23±0.41

6.591

<0.01

偏执

1.62±0.65

1.43±0.57

2.218

<0.05

精神病性

1.64±0.63

1.29±0.42

6.454

<0.01

其他

1.83±0.72

——

——

——

总分

160.68±54.63

129.96±38.76

8.011

<0.01

阳性项目数

33.92±19.70

24.92±18.14

6.045

<0.01

 3.2 陇南灾区群众总体个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

 根据Scl-90分析方法,以因子均分≥2为阳性症状者,以因子均分≥3为症状痛苦水平达到中度和中度以上者,计算了在各个因子上的阳性症状和症状达到中度以上者的检出率。结果显示,阳性症状检出率在25.11%~48.79%之间,症状达到中度以上者检出率在2.96%~18.23%之间,其中强迫、焦虑两项达到了较高水平。(见表2)

 表2  陇南灾区群众总体各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表率[ n, (% ) ]

因子

阳性症状检出者

症状中度以上


人数(n)

百分比(%)

人数(n)

百分比(%)

躯体化

59

29.06

12

5.91

强迫症状

97

48.79

37

18.23

人际敏感

70

34.48

21

10.34

抑郁

78

38.42

26

12.81

焦虑

85

41.87

29

14.29

敌对

69

33.99

22

10.84

恐怖

58

28.57

12

5.91

偏执

51

25.12

11

5.41

精神病性

55

27.09

6

2.96

 3.3 地震对陇南灾区群众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影响

通常状况下,我们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加情绪化,那么在地震灾难面前,男性与女性受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恐怖得分上均高于男性,并且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但其他因子上差异较小,在统计学水平上不太显著。

 表3 男性与女性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怖因子上的差异


 3.4  武都、文县和碧口三地受灾群众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通过对武都、文县和碧口三地受灾群众在各因子上的比较,通过图2看出,在各个因子上三地是逐渐呈上升趋势的。从图2中我们能够看到,碧口群众与武都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经过统计分析,在强迫症状、抑郁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上,武都和碧口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人际敏感上,武都、文县和碧口三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

3.5 地震对陇南灾区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显示,职业和PTSD及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在这次地震中,是否对不同职业群体产生了心理上的影响,我们也对教师、学生、公务员、警察和其他部分职业者进行了Scl-90上的比较。其中,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上在与教师、公务员、警察和其他职业相比居于首位,而警察在各个因子上均低于其他职业。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

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严重心理伤害,使许多人产生了消极情绪体验,表现特征为:悲伤、焦虑、恐惧、抑郁、债怒等。这种情绪体验会由于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灾害的发生必然地会导致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破坏与恶化,因此,人的情绪也就必然地会在灾害发生之后出现变化。这种情绪体验必然连带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陇南地区受灾群众与全国常模在Scl-90上的比较,受灾群众在各因子分上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并在统计学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在受灾地域性的比较上,碧口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在Scl-90上各因子分的得分情况明显高于其他两地,并和武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也许三地由于行政划分级别和本身的经济状况存在的差异,会影响我们对陇南受灾群众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统计的精确性,但原本经济落后的碧口镇在这次地震中重大的损失学上加霜,而这只能更加让我们有理由推测出受灾状况与震前经济越是呈反比,那么灾区群众所面临和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就越大。

而在地震灾难事故的调查中,女性在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分上均高与男性,并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怖因子在统计学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由于男性与女性本身存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使得在应对重大灾难时产生的心理机制不同,则其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尽相同。

有研究指出,在面对重大灾难事故时,不同职业者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在教师、学生、公务员、警察和其他职业所做的比较之中,明显的可以看到警察在各因子分上的得分情况要低于其他四种。一方面由于警察这个职业会经常性的面临突发事件,这种职业的特性以及在地震特殊时期赋予这个职业的特殊的使命,两方面的原因对一个人面临灾难性事件时体验到的消极情绪产生交互抑制作用,使得警察这个职业面临地震重大灾难事故时能够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心态。

而学生群体则在此时成为一个脆弱的群体,其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上在与教师、公务员、警察和其他职业相比居于首位。中学生这个群体生活经验不足,面临的灾难性事故相对较少,有较少的经验去面对地震灾害,同时此一时期心理特点本身存在情绪趋于稳定但仍不稳定状态,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尚不完善,自我评价不稳定,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其发展受到影响,致使情绪发生较大波动以及对人生之意义产生质疑。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个明显的状况,即在Scl-90的侧插上不论是在对灾区群众整体的测查还是不同职业上的测查,强迫症状均居于首位。单独对强迫症状各题进行分析,发现“忘性大”项得分最高,其次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在“感到难以完成任务、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难以作出决定、脑子变空了”各项得分均超过2分。结合我们在当地实际访谈的结果,不能集中注意力和忘性大,是地震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反应,同时脑子变空了,是发呆的机会太多,而发呆的时刻则是对地震发生时的场景或者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是“脑中不断有闪回现象”,此时的强迫症状分高应该是闪回或者强迫思维的表现。

表4 强迫因子具体各项目得分

  

在关于灾害心理相关的动力研究中,从灾害心理的时间进程表中我们看到,在灾难发生后的不同时期,人们应对灾难事故的心理机制不同。那么在面对重大灾难事故的后续时间里,由于心理机制的变化,心理健康状况是会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好转?而这其中创伤性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在本次地震中是多少,其发生率是否也会随着的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亦或是否有相当比例的PTSD 患者的症状将趋于缓解?我们无法在本次调查中得出这些答案,如果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追踪调查,相信会促进关于灾害心理研究的进展。

 

表5 灾害心理的时间进程

在各个相关灾害心理的研究中,均会探讨在面对重大灾难事件时,影响人的心理机制发生变化的到底有那些因素?具有的共时性研究是,灾难的程度、个性特征、面对灾难时的应付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系统。遗憾的是,在此次调查活动的局限性,我们无法对此一一进行调查,以更具体的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面对重大灾难事故时心理机制发生的变化。


5.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下一些结论:

5.1 陇南灾区群众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上,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并在统计学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阳性症状检出率较高。

5.2 面对灾难性地震,女性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男性,并且躯体化、焦虑和恐惧因子在统计学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5.3 武都、文县和碧口距离震中依次接近,受破坏程度也渐次增大,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上也渐次增高,其中武都和碧口在强迫症状、抑郁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上,武都和碧口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人际敏感上,武都、文县和碧口三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

5.4 对教师、学生、公务员、警察和其他部分职业者进行了Scl-90上的比较,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022年6月20日 20:45